• ·
  • English
  • ·
  • 邮箱
  • ·
首 页 学会概况 学会党建 新闻资讯 学术会议 国际交流 期刊集群 奖励举荐 科学普及 会员服务
首页
  • 学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加入学会
  • 图片新闻
  • 品牌活动
  • 科研进展
  • 科普天地
  • 学术会议

科研进展

NEWS
  • 385
    南科大学者在自动调控电致变色智能窗领域取得研究新进展
    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刘言军、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研究副教授苏峰育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田颜清课题组合作,在自动调控电致变色智能窗领域取得了研究新进展
    29 Mar 2021
  • 312
    近邻超导中具有耗散的Floquet Majorana模
    Majorana模由于其独特的统计性质成为当前凝聚态物理研究的一大热点。在传统凝聚态体系中,Majorana模是一个零能模,这是因为在超导体中,只有零能时,体系具有粒子-空穴的对称性。
    24 Mar 2021
  • 352
    中国科大研发新型量子比特读出方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王亚等人在高保真度量子比特读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思路的新型自旋电荷转化方法,将“脆弱”的自旋量子态信息转移到“皮实”的电荷状态上,从而实现更高保真度的量子比特读出。
    19 Mar 2021
  • 369
    物理系在氢离子调控石墨烯场效应管方面取得进展
    石墨烯具有高电子迁移率、高稳定性、高透光性以及柔性的特点,在下一代电子学技术的发展中备受关注。
    16 Mar 2021
  • 363
    高原宁领衔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联合研究团队主导在LHCb实验发现两个新型四夸克态
    2021年3月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 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上底夸克探测器(Large Hadron Collider beauty, LHCb)实验组宣布,观测到两个含有全新夸克组分(cc[bar]us[bar])的四夸克态Zcs(4000)和Zcs(4220),以及两个新的含有cc[bar]ss[bar]的四夸克态X(4685)和X(4630)。
    07 Mar 2021
  • 319
    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实验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自由电子激光团队在外种子自由电子激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理论提出了一种相干能量调制的自放大机制,并且基于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XFEL),完成了实验验证。
    26 Feb 2021
  • 250
    李世燕课题组在金属自旋液体候选材料Pr2Ir2O7中发现巨大的各向同性磁热导
    近日,我系/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李世燕教授课题组与华中科技大学田召明副教授合作,利用极低温热输运手段首次系统研究了处在量子临界点上的金属自旋液体候选材料Pr2Ir2O7中的电子和磁激发性质,发现了巨大的各向同性磁热导。
    23 Feb 2021
  • 1861
    物理与天文学院陈黎明团队首次实现中子鬼成像
    中子成像利用中子的高穿透性和对轻元素灵敏等特性在无损检测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国散裂中子源、中国先进研究堆等大科学装置的建成,中子成像有望在我国众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发挥重要的作用。
    29 Dec 2020
  • 1478
    高密区核对称能的实验研究取得新进展
    2017年,双中子星并合事件GW170817的发现,重燃了人们对高密度区核对称能密度依赖行为的关注。地面的加速器实验室可以用中高能重离子碰撞这一手段,来模拟双中子星并合事件,提取核物质状态方程,尽管这两种过程的空间尺度相差18个数量级。
    24 Dec 2020
  • 1479
    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
    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高维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利用六光子系统实验实现了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该成果2020年12月2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18 Dec 2020
  • 1493
    单原胞层强磁性钴氧化物超薄膜的实现
    大面积且适宜与硅基半导体材料兼容的强磁性超薄量子功能材料对开发下一代纳米甚至亚纳米尺寸、高性能自旋电子器件尤为重要。
    16 Dec 2020
  • 1553
    刘运全/龚旗煌团队在强激光光子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微观粒子的自旋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是描述粒子复杂动力学行为中最基本的两个物理量,这两个角动量之间的耦合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之中。
    10 Nov 2020
  • 5753
    王新强、沈波、葛惟昆等在氮化物基单光子源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单光子源是实现未来光量子技术(包括光量子计算、量子秘钥分配等)的一种必要光源。迄今为止,已有多种结构和材料体系被用于实现高品质的单光子源。
    14 Sep 2020
  • 5242
    清华大学物理系在高温量子反常霍尔绝缘体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物理系徐勇、段文晖课题组理论预言可在高温下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候选材料―锂修饰的铁基超导材料,工作以“High-temperature quantum anomalous Hall insulators in lithium-decorated iron-based superconductor materials”为题,于8月20日在线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上。
    14 Sep 2020
  • 4555
    中子衍射研究磁结构调控的晶格畸变和负热膨胀以及压力增强的磁热与压热效应
    现代精密制造业(如:集成电路板、光栅、高精度光学透镜等)迫切需要具有特定精确膨胀系数甚至零膨胀的材料,因此作为热补偿的负热膨胀(NTE)材料受到广泛关注。
    07 Sep 2020
  • 4463
    HL-LHC CCT超导磁体项目成功完成低温测试
    近日,近代物理所磁铁技术室科研人员利用TCF10低温站及自建的超导磁体低温测试平台对CERN亮度升级项目(HL-LHC),斜螺线管型(CCT)双孔径超导磁体进行了测试。
    03 Sep 2020
  • 4377
    郭光灿院士团队首次实验验证量子信道容量的不可加性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信道容量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唐建顺等人与牛津大学Raj Patel资深研究员合作,首次设计并实验实现了一种特殊的“退相并擦除”(dephrasure)量子信道,并在该量子信道中验证了量子相干信息的不可加性。
    01 Sep 2020
  • 5694
    刘雄军组和合作者发表三维手性拓扑绝缘体的量子模拟
    最近北京大学量子材料中心刘雄军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及王亚组利用量子淬火动力学模拟了凝聚态体系中难以实现的三维手性拓扑绝缘体,并第一次对体内和表面的拓扑物理进行了全面的量子模拟研究。
    14 Aug 2020
  • 5702
    谢心澄研究组及合作者关于外尔半金属中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及其边缘态物理图像的研究
    自从1980年von Klitzing在二维电子气体系中发现量子霍尔效应以来,就有理论工作讨论如何在三维体系中实现霍尔电导的量子化。在三维体系中,电子在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形成朗道能级,在沿着磁场的方向有连续的色散。
    14 Aug 2020
  • 5443
    原位电镜技术实现极性拓扑结构相变的原子尺度表征与调控
    近些年来先后在理论和实验上发现了铁电材料中可以形成尺寸低至几个纳米的极性拓扑结构,如通量闭合畴、涡旋畴和斯格明子等,由于极性拓扑畴结构具有拓扑保护性,而且尺寸小,引起了探索新一代非易失性超高密度信息存储器件的兴趣。
    14 Aug 2020
  • 6310
    Water-in-salt电解液“界面限域”抑制电极材料溶解机制
    在传统液态二次电池中,很多电极材料如过渡金属锰氧化物、硫电极、有机电极等在液体电解液中存在严重溶解现象,从而造成电极材料活性物质损失,容量衰减和寿命短等问题。
    14 Aug 2020
  • 4261
    物理系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铜氧面电子结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微观机理是三十余年来凝聚态物理学中的重大科学难题之一。通常,人们认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电性源于对反铁磁莫特绝缘基态的化学掺杂。
    12 Aug 2020
  • 4131
    理论物理所在缩并任意张量网络研究中取得进展
    张量网络在物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量子物理中,张量网络可以作为高效的变分波函数拟设;在统计物理中,配分函数可以转换成张量网络的缩并进而利用重整化群和低秩近似方法来进行有效的计算;
    11 Aug 2020
  • 4043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首次实验验证量子信道容量的不可加性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信道容量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唐建顺等人与牛津大学Raj Patel资深研究员合作,首次设计并实验实现了一种特殊的“退相并擦除”(dephrasure)量子信道,并在该量子信道中验证了量子相干信息的不可加性。
    11 Aug 2020
  • 3915
    应力调控拓扑半金属到拓扑绝缘体的相变
    近日贾金锋教授团队与香港科技大学刘军伟教授研究组合作在二维拓扑绝缘体的应力调控方面取得突破。成果以“Strain tunable semimetal-topological insulator transition in monolayer 1T’-WTe2”为题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
    07 Aug 2020
显示更多

通知公告更多 +

Announcements
02 Apr
通知
中国物理学会关于建立青年后备人才库的通知
11 Mar
通知
亚太物理学会-凝聚态物理分会诚邀大家注册成为会员
26 Oct
通知
关于推荐及评选第十三届周培源物理奖的通知
19 Mar
通知
关于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人选的公示

更多 +图片新闻

PICTURE
中国物理学会
Chinese Physical Society
联系我们

通信地址:北京市603邮政信箱(100190)
电话/传真:010-82649019
Email:cps@iphy.ac.cn

京ICP备05002789-4号

友情链接
  • 地方物理学会
    • 河南省物理学会
    • 吉林省物理学会
    • 江西省物理学会
    • 山东省物理学会
    • 山西省物理学会
    • 陕西省物理学会
    • 四川省物理学会
  • 友情链接
    • 女物理工作者委员会
    • 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
    •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
    • 亚太物理学会协会

技术支持:顶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