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国际核天体物理大会成功举办
2021-10-12
2021年9月21-25日,第十六届国际核天体物理大会(Nuclei in Cosmos)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承办,中国物理学会核物理分会、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和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协办。核物理分会副主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柳卫平研究员担任大会主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有关核物理、天体物理、天文观测学以及相关交叉领域国际一流科学家在内,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170所科研院校的三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涵盖"核反应率和恒星丰度"、"s-过程"、"深地核天体物理"等十二个学术议题,共安排24个邀请报告、62个口头报告和 88个大字报,交流核天体物理领域的最新重大成就,围绕该领域热点问题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展开讨论。会上,中国科学家围绕中国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平台、郭守敬天文望远镜、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北京串列加速器等大科学装置上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交流分享。为了鼓励青年学者,会议选出了优秀青年大字报,他们是:Ante Ravlic(克罗地亚)、Polytimos Vasileiou(希腊)、Luca Boccioli(美国)、Eliana Masha(意大利)。
按照国际核天体物理大会惯例,会议前夕(9月13-17日),针对研究生和年轻博士后组织了一期核天体物理学校,各国著名核天体物理学家讲授了相关课程,为青年核天体物理学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讨论机会,拓展了青年学者的研究视野。
国际核天体物理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是核天体物理领域最重要的国际会议。本届大会是该系列会议首次在我国举办,标志着我国核天体物理研究取得的长足进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进一步认可。目前,我国的核天体物理研究已形成从深地到地面实验、从核反应测量到天文观测、从实验到网络计算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可喜局面。
中国物理学会核物理分会
2021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