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点:中国科学院物理所D楼211会议室
出席者:朱邦芬 张 闯 王 牧 叶沿林 龙桂鲁 吕 力
孙秀冬 朱 星 杨国桢 金奎娟 胡 岗 赵志祥
崔 田 梁作堂 隋曼龄 鲁公儒
列席者:谷冬梅 胡兴华
主持人:朱邦芬副理事长
一、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换届方案》。大会将于2015年9月10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十一大”代表的规模约为190人。十一届理事规模约100人,常务理事人数不超过理事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理事和常务理事的更新率均不少于三分之一。换届工作受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的领导,由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共同负责。
与会常务理事建议,第十一届理事会中女性比例应不低于第十届;常务理事会中应有主要分支机构的代表。
二、中国物理学会院士候选人推选工作方案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物理学会两院院士候选人推选工作方案(试行)》。根据中国科协的要求,学会成立推选专家委员会、材料审核小组和工作小组;部署各分会、专业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物理学会组织推荐工作,推荐时需要提交包括候选人推选过程的工作报告。
三、各工作委员会近三年工作简报
1. 学术交流委员会和秋季会议组委会
学术交流委员会近三年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2012年8月在清华大学成功召开“中国物理学会成立八十周年纪念会暨21世纪物理学前沿学术研讨会”。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位物理学精英、学者及学生。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以及清华大学薛其坤、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王楠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文小刚、清华大学范守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王贻芳、中国科技大学郭光灿、北京大学龚旗煌等先后做了学术报告。大会还邀请美国物理学会、欧洲物理学会、亚太物理学会协会、英国物理学会、日本物理学会、日本应用物理学会、德国物理学会等国际组织及学术团体的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进行了座谈。本届学术交流委员会主任是薛其坤。
秋季会议组委会每年9月组织召开一次“秋季会议”。2012-2014年的会议先后在广州、厦门和哈尔滨召开,分别由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每届会议的参会人数都逾2000人。“秋季会议”是综合性的学术会议,为全国物理学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特别是青年物理学家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会议被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同行所认可,影响力不断扩大。秋季会议组委会每两年进行一次改选,2011-2012年组委会的召集人是薛其坤,2013-2014年召集人是王牧,2015-2016年召集人是龚旗煌。
2. 科普工作委员会
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梁作堂介绍本届委员会的情况。2012年10月在山东泰安组织召开了第十届科普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听取钱俊委员对我国近30年来物理类科普图书现状的调研情况介绍,赵洪明委员对《现代物理知识》杂志近年来与科普工作委员会联合开展“诺贝尔奖110年有奖知识竞答活动”等的介绍,以及山东物理学会秘书长张承琚对山东省物理学会开展科普活动的经验介绍。会议还讨论制定了本届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包括编写科普图书、建设科普网站等。由于种种原因,本届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并没有如期实施。
3. 物理教学委员会
物理教学委员会主任叶沿林介绍本届委员会的工作。首先是物理竞赛,竞赛委员会每年组织一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并组织参加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和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2014年第3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在杭州举行,参加本届竞赛的学生逾52万,参加决赛的学生为360人,决赛评出一等奖61人、二等奖121人,三等奖178人,另设总成绩最佳等四项单项奖。第4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于2014年7月在哈萨克斯坦举行,中国队5名选手全部夺金,并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第15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于2014年5月在新加坡举行,中国队8名选手也全部夺金,并获得总分第一、实验第一、理论解题最佳创意奖,以及最佳男生奖。另外,第16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将于2015年5月在我国杭州举行,由中国科协等单位主办,中国物理学会为协办单位之一。
其次,教学委员会组织的系列会议包括:“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一年一次)、“高校物理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一年一次)、“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大奖赛”(两年一次)等。
在国际交流方面,2012年8月在北京成功举办“中美高校物理教学论坛”,交流探讨如何在我国高校开展物理教学研究。2015年8月将在北京承办IUPAP所属的系列会议——国际物理教育大会。
常务理事会审议并通过了物理教学委员会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的修改意见。本次修改增加了对竞赛委员会正副主任及常务委员换届的要求,其他修改主要是与时俱进,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改变所做的适应性调整。换届工作计划于2015年上半年进行。
4. 出版工作委员会
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吕力介绍本届委员会的工作。2012年10月在北京召开第十届出版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就加大期刊的宣传力度、完善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等事项达成共识。自2012年起,《中国物理快报》、《中国物理B》、《物理学报》、《中国物理C》等学会主办期刊分别组织开展了“中国物理学会最有影响论文奖”的评选和奖励活动,收效很好。
为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影响,常务理事会建议,邀请专家对已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撰写评述性文章,并在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上刊登。此项工作由吕力负责。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物理教学》杂志关于增加上海市物理学会为该杂志的联合主办单位的请示报告。
会议审议并通过《物理学报》、《中国物理B》两刊编委会更换部分编委的报告及名单,建议增加一名女性编委——哈尔滨工业大学孙秀冬,2015-2020届编委人数共计22人,其中,海外编委9人;审议并通过《中国物理快报》编委会的换届名单,同意朱邦芬继续担任第七届编委会主任,吴颖、庄鹏飞、向涛、封东来、马红孺、欧阳颀为副主编,建议增加一名女性编委——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金奎娟,本届编委共计46人。
5. 物理名词委员会
物理名词委员会主任朱星介绍本届委员会的工作。完成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第四届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组建工作,并于2014年1月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2013年11月在北京举办第三届华文物理名词标准化研讨会。本届委员会已基本完成海峡两岸物理学名词对照本的修订工作。关于物理名词的释义工作,工作量很大,2014年12月收到由第九届物理名词委员会编制的新物理名词的最终版之后,已经安排部分委员做尝试性的释义,计划分成几个小组,分头工作。
6. 咨询工作委员会
咨询工作委员会主任龙桂鲁介绍本届委员会的工作。本届委员会的一项主要工作是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调研。通过调查问卷的编制、上网、回收,以及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包括:新课标导致高中物理学科体系“破缺”;高校物理类学生质量下降;因各地选项模块不同,造成高考命题的难度增加、公平性变差等。
物理学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越来越被边缘化。与会常务理事一致认为,中国物理学会有责任和义务向教育部等国家相关部门呼吁,尽快改变这一趋势。
本届委员会的另一项工作是针对我国物理学科现状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师资队伍、教学状况、教学质量、学科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等。根据已收回的300余份问卷可以看出,多数人对物理教师队伍和教学现状比较担忧,认为中学物理的教学质量下降了,应进一步加强物理基础教学,对研究生培养非常担忧等。接下来,应着手研究可行性对策,以期改善我国大中学物理学科的现状。
7. 女物理工作者委员会
女物理工作者委员会主任隋曼龄介绍本届委员会的工作。本届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包括:(1)每年在“秋季会议”期间组织召开“女物理工作者圆桌会议”;(2)分别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贵州省的五所高校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四所高校成功举办“中国物理学会女物理学家巡回报告会”,受到当地高校物理教师及学生的热烈欢迎,计划于2015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组织第三届巡回报告会;(3)2014年8月组织6人代表团参加在加拿大Waterloo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女物理工作者大会”;(4)每年3月协助《物理》杂志策划“三八专辑”;(5)2014年制作并发放“物理(及相关学科)基本状况调查问卷”,截至目前已发出问卷1300余份,收回近600份,正在请专业人士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本届委员会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商议工作委员会的近期工作。吴令安、彭茹雯、严燕来等多位委员在国内外各种活动上介绍我国女物理学工作者的现状,做科普报告等。
隋曼龄提议,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徐莉梅接替她担任IUPAP女物理工作者小组中的中国代表;希望在学会重要学术活动中推荐女性报告人。
常务理事会同意女物理工作者委员会的建议,支持位于台北的物理学会申办2017年国际女物理工作者大会,但要求会议的提法及宣传时务必符合IUPAP的书写规范,并希望他们也支持中国物理学会将来申办该系列会议。
8. 国际交流委员会
国际交流委员会近三年的工作包括:(1)2012年8月与学术交流委员会在清华大学联合召开“中外物理学会负责人联席会议”;(2)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召开“首届中英物理学会联合论坛”;(3)2012年9月在广州召开“首届中美物理学会联合论坛”;(4)2013年9月、2014年10月先后在厦门和韩国Gwangju举办第四届、第五届中韩物理学会联合论坛。
国际交流委员会主任龚旗煌书面通报“2015国际光年活动方案”。国内活动包括:2015国际光年中国区启动仪式;“光与青春的交响”大学生摄影比赛;“王大珩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博士生论坛等。国际活动包括:2015年1月组团参加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光学年启动大会”。
常务理事会决定,任命武汉大学付德君教授为2015年中韩物理学会联合论坛的中方召集人。
四、国际事务
1. 参加第28届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全体大会情况
大会于2014年11月在新加坡举行。中国物理学会组织5人代表团参加会议。会议选举产生第28届IUPAP执行委员会和各专业委员会。澳大利亚Bruce McKellar上任新主席,瑞典Cecilia Jarlskog为前任主席,美国Kennedy Reed当选待上任主席,新加坡Kok Khoo Phua当选秘书长。詹文龙连任执委会副主席,学会推荐的16位专家入选各专业委员会,其中,金晓峰、林海青当选专业委员会主任,柳卫平、龙桂鲁当选副主任,龚旗煌当选为秘书,其余为各专业委员会的委员。来自台湾的郭瑞年当选执委会副主席,位于台北的物理学会推荐的5位专家入选各专业委员会,其中2人当选专业委员会主任。
大会通过决议,2015-2017年IUPAP的会费份额将继续以每年3%的比例递增。中国物理学会在会上提出提高3个会费份额的申请,即由原来的12个份额增至15个,得到大会的一致赞成和通过。
另外,IUPAP总部由位于伦敦的英国物理学会总部迁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2. 参加美国新入行物理与天文教师研讨会情况
朱邦芬通报,中国物理学会4人代表团应邀参加2014年11月在美国College Park举办的研讨会,金晓峰做题为“Case Study as a Way to Understand Physics”的大会报告。来自全美各院校的72名教师参加会议。会议以教学策略、评估与评价、手段与资源等为主题展开深入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中国物理学会代表团成员此次参会以学习和观摩为主。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应邀参观了位于美国物理中心的美国物理学会、美国物理研究会、美国物理教师协会等机构,充分感受到中国物理学会与之相比,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3. 筹备召开2015年“中美青年物理学家论坛”
王牧介绍论坛的筹备情况。论坛将于2015年2月28日-3月1日在美国San Antonio、与美国物理学会March Meeting同期举行。中美双方各选择30名青年物理学家参加会议。清华大学薛其坤、复旦大学沈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Dan Dahlberg等将做大会报告。清华大学范守善将作为工业界物理学家代表做报告。参会的中美青年物理学家也将报告各自的最新科研成果。
五、物理奖及其他
1. 2014-2015年度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奖推荐情况
截至目前,已收到2014-2015年度中国物理学会各项物理奖推荐31项。其中,胡刚复物理奖2项、饶毓泰物理奖3项、叶企孙物理奖5项、吴有训物理奖5项、王淦昌物理奖3项,谢希德物理奖6项,黄昆物理奖3项,周培源物理奖4项。推荐截止日期为2014年12月31日。2015年上半年各项物理奖评选委员会将分别组织评奖工作。颁奖大会将在2015年“秋季会议”开幕式上举行。
2.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固体缺陷专业委员会关于增补委员的报告,同意增补潘世烈为第十一届固体缺陷专业委员会的委员。
3. 会议商定,2015年3月底或4月初召开中国物理学会十届十二次常务理事会会议。
(中国物理学会办公室谷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