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服务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有关单位的科普工作,不断加强科普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发挥科学普及对创新发展的重大作用,增强科技成果科普化能力,积极调动各区丰富的科技、教育、文化资源参与科普工作,我学会作为"科学思想汇"服务单位,现面向各区有关单位公开征集科普项目需求,具体要求如下:
一、征集时间
2022年2月21日-2022年3月18日
二、征集对象
在各区行政区范围内注册的法人企业单位。
三、征集范围
本年度征集项目共六类,包括科普能力建设项目、科普活动空间建设、科普展品开发与实施、科普内容资源建设、科普活动策划与实施项目、科普品牌与智慧传播。
四、申报单位要求
(一)申报单位在北京各区注册、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事业单位、地方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不限,但应具备自行协调活动场地、受众等问题能力,独立开展活动。
(二)项目负责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能够独立完成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工作。必须具备完成项目的人才团队、技术装备、软硬件基础设施与空间场所,具有一定的科普宣传能力。
(三)项目方案应有详细可行的描述,建设类项目需要充分描述,结合项目的特色及目标人群需求,展开分析论证;展项类项目需要考虑趣味性、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传播内容需要有专人把关,形成科学审核机制流程。项目方案应设定合理的、量化的考核指标,并针对运营模式提供具体阐述。
(四)鼓励申报单位创新应用新技术和产品,结合《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文件精神,充分考虑融入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新技术,探索科普项目新模式、新途径,服务北京国际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区内重点工作。
(五)申报单位须承诺申报项目创作及开发中均无知识产权、版权等纠纷,若发生相关纠纷由项目申报单位负责。
(六)项目自启动之日起,需要按时在一年内完成项目确定的目标和内容。
(七)每家单位限申报1项。
五、报送要求
1、各单位通过我学会网站通知公告栏公示的邮箱信息,按照相关要求将项目申报材料填写齐全,经领导审核并加盖单位公章后,于3月18日前发送电子文件(邮件主题:2022科普项目需求+项目名称)至指定邮箱,纸质盖章文件同时邮寄至中国物理学会。
2、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报送,凡延迟报送、申报材料不完整、申报任务内容与支持方向不一致和预算不符合相关要求等情况将不予受理。
六、评审方式
我学会将代为收集整理项目需求,形成汇总意见,并组织专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各申报实施方案进行初评,根据征集项目的数量、质量和预算资金总量等情况,综合各方意见后确定入选项目纳入后续工作安排。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D楼)
联系电话:010-82649019
电子邮箱:cps@iphy.ac.cn
附件:1.科普项目需求征集表.docx
中国物理学会
"科学思想汇"工作组
2022年2月21日